close

課綱微調的爭議越演越烈,幾天前反課綱微調的學生和民眾在深夜衝入教育部,被警方逮捕了33人,將被控以無故侵入他人建築物及毀損等罪嫌,總統大選只剩半年,藍綠政治人物都站出來,分別支持和反對課綱微調,課綱微調成了藍綠鬥爭的焦點,不論誰有理,反課綱微調涉入許多未成年的中學生,包括被逮捕的11名未成年學生,小小年紀就捲入政治,是最令人痛心的。

反課綱微調的學生和支持者表面上提出的理由是,課綱修改的程序有瑕疵、課綱調整檢核小組的成員不專業等,但是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課綱微調的主要爭議在歷史科,關鍵是不同的史觀,以中華民國史觀台獨史觀陳述出來的台灣歷史必然有差異,這才是問題的本質,某些電視台訪問了一些帶頭反課綱的學生或其家長,恰證實了這點,這些學生和家長明顯是台獨支持者,當然支持台獨史觀,反對基於中華民國史觀的新課綱。

藍綠兩營有不同的國家認同,分別認同中華民國和台灣國,自然有不同的意識型態和史觀,長期在意識型態和史觀方面互相挑戰和競爭,就政黨政治而言,可謂正常,然而過去多是成年人之間的彼此質疑、辯論,現在卻變成了未成年學生對體制的非法衝撞,從去年太陽花學運的大學生,升級到最近反課綱微調的中學生,這顯然有示範效應,年輕人特別激情,一再示範,未來恐怕會有更多年輕人非法衝撞體制,台灣難有寧日矣。

國家認同是藍綠兩營的主要差異和核心價值,大家都知道,要建立人的國家認同最好是在他或她未成年的時候,而中學的歷史教育最能形塑人的國家認同,因此藍綠兩營對於歷史科的課綱都極為重視,務求課綱符合其國家認同和史觀,從政黨競爭的角度來看,歷史課綱很可能決定藍綠兩營的長遠前途,因此雙方非拼命力爭不可,沒有妥協空間。

藍綠對立嚴重,撕裂台灣社會,使台灣社會只有藍綠、沒有黑白,對台灣的公平正義和整體競爭力絕無好處,歷史課綱的爭議使藍綠對立擴及未成年人,撕裂台灣更厲害,真不是好現象。

台灣遵行西方的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最好是施行於所謂的民族國家,民族國家的人民有共同的認同感,認同感的來源可以是種族、歷史、文化、語言或政治體制等,大家由於這樣的認同感,而認同這個國家,台灣居民雖然彼此有相當認同感,但卻分別認同不同的國家,中華民國和台灣國,因此台灣的現狀不像一個民族國家,無怪乎實行民主變成民粹,藍綠嚴重對立,政治僵局始終無解。

根據西方民主和民族國家的政治理論,台灣應該分割成兩個民族國家,中華民國和台灣國,才能解決國家認同不一的問題,自然能解決歷史課綱的爭議,然而台灣要怎麼分割?北部認同中華民國的人較多,但仍有不少人認同台灣國,南部反之亦然,無論怎麼分割,仍會有國家認同不一的問題,西方的政治理論有破綻,解決不了問題,台灣恐怕只能繼續撕裂、對抗,蠻悲哀的。

arrow
arrow

    觀察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