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蔣介石在兩岸都曾經是最高領導人,也是爭議最多的人物,雖然過世多年,至今仍對兩岸的政治有相當影響,國民黨已經完全淡出大陸,現在可以比較客觀的來回顧和評論蔣在大陸時期的成與敗。

蔣介石的人生巔峰無疑是在1945年,當中國終於獲得抗戰爭的勝利,在此的爭議點是,抗戰爭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的貢獻比較大? 抗戰初期共產黨的紅軍因為先前被國民黨部隊五次圍剿只剩約5萬人,到抗戰結束時,紅軍才發展到130萬人,無論數量和裝備都遠比不上國民黨部隊比不上當時的日軍,因此抗戰期間的主要戰役大多是由國民黨部隊打的,國民黨的貢獻比較大是無庸置疑的。另一方面也不該忽略共產黨紅軍的貢獻觀察抗戰後期日本國內(還有台灣)生活極端困苦顯示日軍難以在淪陷區內搜刮資源支持作戰,只能靠日本國內支撐,這是紅軍在淪陷區內游擊戰的顯著貢獻。

蔣介石和國民黨領導多年積弱的中國抵抗日本強權的侵略終於獲得勝利,因此收復台、澎並使列強放棄許多不平等條約在中國的利益蔣算得上是中國的民族英雄。

蔣介石戰勝日本後,才四年就敗給共產黨、丟掉了大陸,令人非常意外,追究其原因,一種說法是蘇聯大力支持中共,甚至說中共是蘇聯養大的,其實19401949間,蘇聯對中共的援助遠少於美國對國民黨政府的援助,19411944間德國為首的軸心國大軍曾大舉進攻蘇聯本土,攻擊莫斯科、列寧格勒、史達林格勒等重要城市,最後雖然失敗,已造成蘇聯的重大損失,蘇聯根本沒有多少餘力可以支援中共。

蔣介石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國民黨的不團結和知識份子的不支持,對比之下,共產黨內雖有激烈競爭,其最高領導人換過幾次,卻不減黨內的團結,而多數知識份子一直同情及支持共產黨。

回顧歷史,早在1927年蔣介石初掌政權時,就已埋下了他最後失敗的種籽,中國共產黨成立於1921年,1923年孫中山先生實行「聯俄容共」,允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協助國民黨準備北伐,1925年孫逝世後,國民黨內大致分為支持聯共的左派和反對聯共的右派,共產黨和國民黨右派不斷有衝突,到1927年,當北伐軍克復上海、南京後,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斷然以武力「清黨」,殺害了許多共產黨人,國民黨左派遭到排斥,在國民黨內原來地位不高的蔣介石從此獲得國民黨內右派多數支持,成了最高領袖,而共產黨從此走向武裝革命、暴力奪取政權之路。

蔣介石和共產黨的絕裂不算是錯誤,那個時代民主機制尚未建立,兩黨要誠心合作幾乎不可能,1917年的俄國革命就是一例,布爾什維克黨先與非布爾什維克黨派聯合,後來還是以武力擊敗其他黨派、奪得政權,然而蔣在清黨期間未經審判,處決大量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有些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人難以分辨),使他軍人獨裁的形像確立始終難以獲得多數知識份子的支持而很多國民黨人也是面服心不服從蔣掌權開始,在政界、軍界反蔣人物和事件一直不斷,包括孫中山先生的遺孀宋慶齡,國民黨的部隊因此長期被區分為中央軍和所謂的雜牌軍,前者是黃埔系或與蔣特別親厚者其他的則屬雜牌軍戰爭是抵禦外侮雜牌軍能與中央軍通力合作但到了後來國共內戰很多雜牌軍就投向共產黨了

蔣介石領導中國人抵抗日本強權的侵略終於獲得勝利,成為民族英雄,也因為抗日戰爭,終於敗給共產黨,失去大陸政權,成與敗都在抗日戰爭,恐怕只能說是老天的安排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蔣介石 聯俄容共 清黨
    全站熱搜

    觀察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