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研究應該重質不重量,台灣卻幾乎是反其道而行,學術研究量的擴充大概是起於早年政府常參考先進國家的研發投資佔總預算的比例,總覺得台灣的研發投資比例遠低於先進國家,於是加速擴充大學和教授/學者員額,另一方面,為了迅速提升研究水準,以多種方式鼓勵、獎勵教授/學者發表學術論文,因此產出大量的博士和學術研究,短期之內對研究水準的提升是頗有功效,但是很快就達到上限,近年再也很難進步。

研究的質為什麼比量重要?看一個大家都有感的例子,網際網路改變了全世界,當初網際網路的發明是一個年輕電腦科學家Tim Berners-Lee所獨立完成,其貢獻比一千篇一般的學術論文加在一起還大得多。觀察家多年前攻讀博士時,曾經問指導教授,博士論文大約要寫多少頁,指導教授笑著回答:「據說(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的博士論文只有五頁,不過一般的博士論文通常有幾十頁、上百頁」量不重要,質才重要。

發表低品質的論文比發表高品質的論文容易得多,並且是可以預期和量產的,只要有足夠的經費和研究人員(如研究生),加以適當的管理,有點像企業的經營,台灣這種講求績效,或者說急功近利,的社會自然傾向這種方式,而且多數教授/學者都做得到,政府正可以做好人、給獎勵、討好大家,於是多數教授/學者都雨露均沾、人人有獎、不傷和氣、皆大歡喜,只可惜犧牲了學術研究的品質。

台灣學術研究重視數量、不夠重視品質已經產生許多弊病,一般最耳熟能詳的是產出太多博士,博士就業越來越困難,浪費許多高階人力;其次,即使大學所獲得的資源有成長,各大學的表現在世界排名無法提升;其三,教授/學者為了研究數量,指導太多學生卻無力督,造成違反學術道德案件,如前教育部長蔣偉寧的論文下台風波。

科技研究不夠重視品質對產業有不好的影響,科技研究的目標之一是產業上的應用,因此高品質的科技論文相當程度會考慮到產業上的應用,不管品質的論文只是為了發表而發表,自然顧不到對產業的幫助;另一方面,教授/學者做一些容易而品質不高的研究就能獲得政府的支助、獎勵,劣幣驅逐良幣,大家自然沒有動機去解決比較困難、有關產業實務的問題,造成學用之間的落差。

科技研究不夠重視品質對教育也有不好的影響,觀察家最近評審了一件私立大學的助理教授升副教授案,申請人所發表的期刊論文裏,英文文法錯誤連篇,甚至題目的英文都錯,發表這樣的論文有何意義?但是完成論文還是要花不少工夫,佔去了教授/學者很多時間,教授/學者因此離產業實務越來越遠,教出來的學生當然難以符合產業界的需要,更造成學用之間的落差。

研究應該重質不重量似乎是老生常談、不辯自明的,但是台灣的學術研究卻多半背離這個原則,無怪乎多年來進步相當有限,不好的影響及於學術界、教育界和產業界,台灣已經是已開發國家,研發和創新越來越重要,學術界真需要知恥知病,趕快痛改前非,才能脫胎換骨,重新向前大步邁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灣 學術研究
    全站熱搜

    觀察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