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大陸從純社會主義的計畫經濟體制,逐漸轉變成為融合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很多方面與現在的歐美或台灣已頗相似,比較獨特的是大陸仍有很多國有企業,包括中央和地方所分別投資擁有的。雖然中國國有企業的總產值已小於其民營企業,中國的國有企業比一般資本主義國家多得多,是優點還是缺點?

一般總認為民營企業比國有企業有效率,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競爭並不公平,國有企業多半依賴政府的支持,甚至獲得壟斷地位,因此少有競爭力,而民營企業彼此公平競爭,因此能更有效率。這樣似乎表示,中國有較多國有企業,是缺點而不是優點,但並不盡然,尤其在國際競爭領域。

中國大陸是後進國家,要爭取進入某些先進國家早已壟斷的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產業極為困難。以商用航空器市場為例,在多年競爭之下,世界上只有美國波音和歐洲空中巴士兩家公司能生產大型商用飛機。生產大型商用飛機既需要龐大資金,也需要千千萬萬上下游關鍵技術的配合,大量資金投入之後,至少要十多年之後才有可能回收,甚至有可能完全血本無歸,若沒有國家資金和政策的全力支持,民營企業怎敢投資?怎可能成功?大陸以國企「中國商用飛機公司」開發C919客機,類似於市場龐大的波音737和空中巴士A320,不久前已試飛成功,很有可能成功切入利潤豐厚而技術重要的商用航空器市場,顯示了國有企業的某些優點。

國際上自然資源,如礦產,的開發,早已被少數跨國大企業所壟斷,對中國大陸的發展很不利,中國高速發展的資源需求龐大,這些有壟斷地位的跨國企業於是趁機抬高資源價格,讓中國承受極不合理的高成本。所幸中國的資源企業都是國有企業,擁有龐大資金和政府的支持,能以長遠利益而非短期利益為考量,因而能逐漸與這些跨國大企業競爭。這些國企在外國購入礦源開採權,進行長期的礦產開發,甚至購入某些跨國礦產開發企業的股權,例如中國鋁業公司在2008年購入國際礦業巨頭「力拓公司」9%股權,成為力拓公司最大股東,不僅分享其獲利,也能影響其企業決策。民營企業的成長需要時間累積,以上這些是中國的民營企業短時間無法達到的。

中國大陸仍有較多國有企業,是其過去社會主義體制的遺跡。國企的問題相當複雜,難免有利也有弊,為了國際競爭,大型國企有其優勢,是必要的,另一方面,較小型國企與民營企業爭利,則並非必要,而各級政府恐怕也無暇妥善管理眾多較小型國企。改革國企是大陸持續的工作,過去已有相當成效,而未來仍將繼續。國企並不必然沒有效率,只要用人無私,並有適當的獎懲機制,國企也能和民營企業一樣有效率和競爭力,適當地配置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將能最大化國家的長期競爭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中國國企 經濟
    全站熱搜

    觀察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