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知識份子總想觀察、了解世界。世界一直在演變之中,觀察不能停在過去,須隨時接收新資訊,調整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就是「與時俱進」。唐太宗曾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近代國家的興替比古代複雜得多,而國家的發展屬社會科學,雖有很多理論,不像數理科學有絕對嚴格的邏輯支持,因此歷史事件的對照印證比雄辯滔滔的理論更近真理、更有說服力,就是要「以史為鑑」。

中國近一百多年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急劇的改變超過任何其他地方,因此觀察中國特別需要與時俱進,與時俱進看起來不辯自明,是老生常談,很多人卻做不到。以六四天安門的學運領袖為例,他們當年的熱血令人欽佩,但是很多人至今活在當年的情境裡,持續宣揚反共和西方民主,完全漠視大陸二十多年來所獲得的大幅進步;類似地,長期接受反共教育的台灣人至今仍常以文化大革命、大躍進、反右等政治運動嚴厲批評中共政權,忘記了這些政治運動全都發生在四、五十年甚至更久以前,現在的大陸已經完全不一樣。觀察中國大陸顯然應該多看它近三、四十年的發展,較少關注它很早以前的歷史。 

與時俱進的一個重點是要看當下的實質內涵,而不惑於文字表面。例如中國大陸一直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第一,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第二,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第三,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第四,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幾十年來,上列文字不曾改變,然而其涵義則已頗多調整。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以前是獨尊社會主義、排斥資本主義,現在則以社會主義為目標,以資本主義為手段(甚至不必也無法區別目標和手段);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以前要消滅資產階級,現在則要讓無產階級都富起來;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以前是黨比法大,現在則是法比黨大,黨要依法治國;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前是獨尊馬、列、毛思想,現在則要融合馬、列、毛思想、中國傳統文化、資本主義等於一爐,以截長補短,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以史為鑑需要客觀地、全面地從歷史裡吸收教訓,並利用比較或對照的研究方法來釐清事實真相。 

由於歐美先進國家都實行多黨選舉的民主制度,很多人於是認為多黨選舉式民主是現代化的必須要件,是這樣嗎?更全面地看,一般公認歐美先進國家的發展得力於三樣東西: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多黨選舉式民主,在過去很難區別三者各自的重要性,然而中國大陸的崛起讓我們能認清三者的重要性。中國自80年代開始「改革開放」,擁抱工業化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獨缺多黨選舉式民主,竟獲得舉世無双的長期高速成長,對比中國和歐美先進國家的發展,顯示工業化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現代化的關鍵,遠比多黨選舉式民主重要,民主是好東西,但不是最重要,也不只多黨選舉一種方式。 

中國大陸仍需政治改革,政治改革影響巨大又不容易回頭,特別需要以史為鑑,民主制度已經在很多國家實行,有些成功,失敗的也不少,有志於改革者應該全面檢視各國成功和失敗的例子,從歷史經驗中擇善避惡,以形成符合中國國情的政治制度,不能像某些民主支持者只空言民主的優點,總忽略民主的缺點及如何實踐民主。 

歷史經驗實在功效宏大,回顧清末民初的中國,當時中國全面落後於西方先進國家,即使最頂尖的知識份子都不確知中國錯在哪裡,因此鄙夷中國傳統文化,多主張全面西化,而有所謂的「新文化運動」,時至今日,中國的快速崛起顯示其傳統文化並不落伍,甚至有許多優點,實無必要全面接受西方的文化。不是過去的知識份子不優秀,他們受限於當時的歷史經驗。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歷史 政治 民主
    全站熱搜

    觀察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