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一般從國中一年級開始學習英文(近年提早到小學三年級),一直到大學,英文還必修一年,至少學了七年英文,但是大學生英語對話的能力仍然相當有限,落後新加坡和香港學生很多。近年台灣的人均所得落後新、港越來越多,雖然新、港是城市經濟體,與台灣有些不同,英語能力恐怕是台灣競爭力落後的主要因素之一。新、港曾是英國殖民地,英語的底子比台灣好,但是歐洲很多非英語系國家,不曾被英國殖民,其國民的英語普遍仍很流利,關鍵不是被殖民,是英語教育的問題。

語言教育包括聽、說、讀、寫四部份,小孩學習母語大致是照這個順序,台灣學生學英語卻只著重,讀懂英文句子和了解句子結構(即文法)會練習一點點,近年開始有「英聽」測驗,但是目前大學只有少數科系採計「英聽」成績,「說」則未列入考試,沒人在乎。從小孩學母語的順序來看,「似乎比要容易,例如一般對話所需要的字彙沒有讀文章所需要的多,不只英語,學生的課程多強調,比較枯燥乏味,」有人際互動,比較活潑有趣,此外,實用性高,例如來個老外,對話是最基本的,我們的英語教育捨棄實用而容易、有趣的,只著重,是不智之舉。

我們的英語教育不注重」,主要原因是「」比較不容易測驗,「英聽」測驗需要有錄音、播音的設備,「英」測驗則只能由人現場評分,觀察家三十多年前考托福(TOEFL)時,托福只有筆試,不考「英聽」和「英」,現在的托福早已加考「英聽」和「英」,是台灣自己落後了,台灣比當年經濟條件好多了,為何不能考「英聽」和「英」?錄音、播音的設備要不了多少錢,中學的英文老師都很努力,利用寒暑假,一、兩年就能培訓出大量「英」老師,若不行,還有很多流浪教師搶著想幹。

除了不容易測驗,「英」測驗還有公平性的問題,「英」測驗由「英師」現場評分,不同的「英師」可能評分有差異,然而就像國文作文評分,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不能因此不考作文,「英」測驗也沒必要追求絕對的公平,比照托福測驗,「英」的測驗過程可以錄音,若受測學生不滿評分,可以要求重評(或許額外付費)做為救濟。

廣受尊敬的李家同教授反對考「英聽」,認為考「英聽」對偏鄉的弱勢學生很不利,當然更反對考「英」,然而偏鄉因為教師和教育資源都不足,使偏鄉的弱勢學生在大部份科目上都落後都市學生,不只是「英聽」和「英」,偏鄉教育是另外需要解決的問題,不能因為偏鄉的弱勢學生,而忽略「英聽」和「英」,拖累了所有學生的英語能力。

台灣一向著重科技產業和數理教育,數理能力很需要天分,只有少數科學家和工程師能具有高超的數理能力,語言能力卻是一般人都學得會,例如每個人都能聽、說、讀、寫母語,加強「英聽」和「英」教育能提高所有台灣人的競爭力和國際觀,但願能早點實現,即使一開始,只有少數大學科系採計「英聽」和「英」成績,也是好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英語教育 台灣
    全站熱搜

    觀察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