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完中國大陸經濟學家高連奎所著的「世界大時局」,這本書2014年在大陸出版,2015年在台灣出版,講述過去幾十年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中國、北歐五國、德國、英國、美國、俄羅斯、日本、拉丁美洲國家、亞洲四小龍、東盟五國和北非國家等,經濟發展的成敗狀況和原因,頗值一讀,因為是討論經濟大局,並不因時隔兩年而過時。
很多人對福利國家有一些偏見或誤解,如「福利社會養懶人」、「福利國家會欠債」、「大政府就會產生腐敗」、「高福利是發達國家的事情」等,在本書的序言裡,高教授對這些誤解都立論予以駁斥。
高教授對每一主要國家,以一章介詔及討論其經濟發展的歷史,總的看,贊成凱恩斯的經濟理論、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和北歐的瑞典學派,而反對海耶克和傅利曼的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美國羅斯福總統的「新政」以及後繼的杜魯門和詹森總統的施政證明凱恩斯經濟學的正確;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是市場經濟+總體調節+社會保障,使經濟相當穩定,幾乎不曾出現經濟危機;瑞典學派造就了北歐國家的高所得、高福利、高社會投資和高人口素質;英國柴契爾夫人採行海耶克主義,把許多核心的公營事業私有化,並大幅去福利化,使英國經濟長期不振,落後於美、德、法、日等國;美國雷根和小布希總統、蘇聯剛解體後的俄羅斯和很多拉美國家都實行了傅利曼的新自由主義,都沒有好結果,埋下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種籽,並幾乎造成俄羅斯和一些拉美國家的崩潰。
高教授把國家的經濟型態分為五個逐步演進的模式:模式1.0/自由放任型國家、模式2.0/社會保障型國家、模式3.0/社會福利型國家、模式4.0/社會投資型國家和模式5.0/低生存成本型國家。模式1.0是完全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模式2.0對勞工要提供最起碼的生活保障,模式3.0要提供廣泛的社會福利,模式4.0則強調所提供的社會福利,須以提高人民的素質和生產力為目標。模式3.0和4.0讓社會穩定、沒有動亂,但是易造成高稅率、生存成本升高,多數人還是活得很辛苦,模式5.0則要降低生存成本,區別生存型消費、享受型消費和奢侈型消費,讓人人都買得起生存型消費品。建立低生存成本社會的措施之一是完善消費稅徵收制度,根據商品的消費層次徵稅,生存型消費免稅,享受型消費徵較高的稅,奢侈型消費徵更高的稅。
台灣因為長期反共,對社會主義一向沒有好感,主要政黨幾乎都偏右,傾向資本家,而不傾向福利國家,社會因此呈現很多弊病,近年社會稍有一些覺醒,但是對福利國家的偏見或誤解仍很普遍,高教授對這些偏見或誤解的駁斥發人深省,台灣人是該考慮換換腦袋了。
新自由主義一般主張減稅、自由市場、私有化、解除管制和削減社會福利支出等,近年幾乎成為世界主流,也大致是台灣的主流思想,卻造成貧富差距的逐漸擴大,增加社會的不穩定,高教授在書中詳盡呈現新自由主義在許多國家所造成的弊害,對台灣是一當頭棒喝,我們不該把新自由主義和個人自由聯想在一塊,盲目接受新自由主義了。
低生存成本型社會也是一種福利社會,但是似乎比傳統的福利社會更實際,更容易達成,例如營運成本較低,不需要像傳統福利國家普遍有高稅賦等,不過根據商品的消費層次徵稅,需要仔細精算可接受的稅率,以免富人為了避稅都到外國採買享受型消費品和奢侈型消費品。
經濟學家常有不同的見解,高連奎教授的看法未必都對,但無疑頗有參考價值,台灣的經濟政策一向偏右,讓受薪階級越來越不滿,在社會福利方面,若非有優良的健保制度,台灣的社會保險恐怕已經比不上大陸的「五險一金」,我們不能再自我感覺良好、固步自封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