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近年發生了多起非常令人矚目的社會運動,如反核四、太陽花學運、反課綱微調、紅杉軍倒扁、以及洪仲丘之死所引發的白杉軍等,每起事件出動示威抗議的群眾動輒數萬人,有些甚至有衝撞、佔領官署的違法行為,影響到中央政府的運作,社會運動是公民社會的一種展現方式,理論上能彌補正常政治體制的不足,因此有其正面功能,但是各種議題都訴之群眾抗爭,未必都是理性的,又增加社會成本,因此也有負面的作用,認清社會運動的正負面作用,是公民社會需要學習的基本功。

台灣的社會運動相當多樣化,維基百科把台灣的社會運動分成11政治運動、司法改革運動、媒體改革運動、勞工運動、人權運動、原住民族運動、農民運動、環境運動、文化資產保存運動、性別平等運動和學生運動等,這些社會運動裡,有一部份關注於特定群體的權益維護,更多的則涉及到一些社會價值的取向,這兩類的議題基本上都適合集公民的眾議來決策,顯示出了公民社會的優點。

另一方面,有些社會運動,如立委席次減半、反核四、太陽花學運和白杉軍等,其議題涉及高度專業的知識,包括政治、能源、經濟和法律等,一般民眾多半不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去做明智的判斷,以群眾(恐怕是民粹)取代專業決策是否合宜則頗令人存疑,以2004年的立委席次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為例,由於林義雄先生所領導的群眾示威,藍綠兩黨匆促完成修憲,實行十年之後,朝野幾乎有共識,立委席次減半使國會更難運作,限縮了小黨的空間,使台灣形成藍綠對決的不利局面,錯誤的苦果至今折磨台灣的政黨政治

選舉式民主是群眾政治,本質上就會抬高群眾的重要性,只要議題的結論沒有明顯共識,自然傾向就議題形成社會運動,以群眾取代專業來做決策,政黨競爭更加強這樣的傾向,以致上述的社會運動背後幾乎都可以看到某些政黨的影子,政黨即使不是社運的發起者,也會順勢推波助瀾、爭取認同,以獲取政治利益,這使得一些社會運動喪失公民社會應有的中立性,更不容易看清議題該有的結論,絕不是好事,卻難以避免。

台灣近年掀起不少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很多人只看到其正面作用,包括喚起年輕人對社會問題的關心、彌補正常政治體制的不足、使一些議題的結論更符合公平正義等,但是我們也不要忽略社會運動所呈現的負面東西:台灣政治是否失能,才有這麼多社會運動?群眾運動所產生的社會和政治成本是否值得?高度專業的議題是否適宜由群眾來決策?台灣是否太泛社運化?政黨免不了介入社會運動,如何解決?社會運動永遠有正面和負面作用,如何取正面而捨負面作用,端賴成熟公民的明智理性抉擇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社會運動
    全站熱搜

    觀察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