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天前一向穩定的人民幣突然在兩天內急貶超過3%,國際上一時傳言,人民幣將會貶值達10%,引起亞洲各國貨幣競相貶值,造成人心惶惶,各國股市普遍下挫,幸好這兩天人民幣穩住、未再貶值,大家才暫時鬆了一口氣。多年來美國經常指責中國操縱及壓低人民幣匯率,形成不公平貿易競爭,這次也不例外,美國又公開表示不滿,人民幣匯率總是中美貨幣和經濟競爭的一個焦點。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世界經濟一直不振,美國、歐洲和日本都實行多年「量化寬鬆」,就是增加貨幣的供給,以壓低利率和匯率,使金融系統和企業能夠渡過難關,至今的這段期間,中國可以說是唯一的中流柱,世界經濟的主要支撐,中國撐了七年,終於撐不住了,讓人民幣貶值一點,以維持出口競爭力,竟然又受到美國指責,大家都可以壓低匯率,就是中國不行!

中美的貨幣競爭的另一個焦點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是否或何時把人民幣納入所謂的籃子貨幣(目前的一籃子貨幣包括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即接受人民幣為一種國際準備貨幣,有助於人民幣在國際上的流通,或人民幣國際化。先前IMF的官員對人民幣多持正面態度,但最近卻發言要推遲決定,一般的判斷是美國在背後阻撓(美國在IMF許多議題擁有否決權),美國顯然恐懼人民幣未來可能取代美元的壟斷地位。

貨幣競爭是中美經濟全面競爭的一部份,經濟競爭不是零和遊戲,中美的經濟至今甚至是彼此非常依賴的,美國是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促進了中國的高成長,而中國產品壓低了美國人的生活成本,提高了美國的生活享受和繁榮。中美經濟的彼此依賴顯示雙方的經濟都不平衡、各有弱點,中國的弱點是太高的儲蓄率、過分出口導向和生產導向,因此資本運用的效率不高,為了壓低生產成本,造成環境破壞等;美國的弱點則是儲蓄率低,過度消費,造成常年貿易逆差和政府預算赤字,最後信用泡沫破裂,造成全球金融海嘯。

中美的貨幣和經濟競爭,誰能勝出?目前美國還有很大優勢,美元地位仍無可取代,美國幾乎完全主導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等世界金融體系,然而美國的問題在國內,金融海嘯以來,美國經濟受創嚴重,至今仍在療傷止痛之中,還沒有餘力進行體質根本的改革,而在民主制度之下,政治人物總在討好選民,要人民戒除消費傾向而政府戒除赤字預算恐怕很不容易。

早在金融海嘯之前的2007年,中國總理溫家寶就警告,中國經濟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乃至不可持續,指出了中國經濟的上述弱點,20112015的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於是針對弱點,進行經濟結構的改革,包括擴大內需、減少依賴出口、增加服務業比重、建立自由貿易區、增進都市化等,經濟結構的調整不可能短期速成,但是中國確已認清自己的弱點,起而行動,並有相當進展,是美國比不上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經濟 金融
    全站熱搜

    觀察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